当前位置:首页 > 塑料百科 >塑料垃圾围城之下,环保如何实现推进?

塑料垃圾围城之下,环保如何实现推进?

发布时间:2018-06-26 15:35:13
来源: 塑米城
分享到:

近年来,我国商品包装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很快,废纸、废塑料之类的垃圾中,很大一部分是使用后废弃的包装物。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中国生产瓶子所用塑料是300万吨,到2015年,每年产生废弃塑料瓶500万吨。


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在日前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上,联合国环境署提出“塑战速决”主题,呼吁解决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我国今年也提出“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的主题,与之相辅相成。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持续好转,但成效并不理想。自2008年出台“限塑令”以来,效果可谓“喜忧参半”。有数据表明,在2008年至2016年间,我国主要零售场所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三分之二,平均每年减少87.5亿个。但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兴起,外卖、快递等行业发展迅猛,由于对塑料包装限制不严等原因,导致塑料袋使用失控,“限塑令”显得“捉襟见肘”,难见成效。另外,由于外卖是在“限塑令”后才崛起,因此逃过一“限”,侥幸成为不在其管控范围的“灰色地带”。


2017年我国快递包裹总量达到400亿件,其中塑料袋和泡沫塑料的使用量巨大,由此带来的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媒体报道,一些远洋捕捞到的鱼类体内都有微塑料的污染物。我国每年产生超过200万吨废弃塑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与落实可持续展的重大掣肘。而现实情况是,政府对快递包装及其回收利用的标准,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尚未有明确的具体规定。标准的缺失成为快递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也因此成为政府的“重大缺位”之一。


2017年7月,某科研机构通过调查统计发文称,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人类已生产了83亿吨塑料制品,其中约63亿吨是塑料垃圾。曾经的垃圾围城,正日益演变成为“塑料垃圾围城”。


塑料垃圾的危害不容轻视。据悉,塑料垃圾难易降解,若长期留存在土壤中,会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危及粮食与食品安全。另外,还有大量塑料垃圾在海洋上集结成“岛”,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面对塑料垃圾愈演愈烈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政府、企业、居民三个方面展开,三方循序渐进,合力齐下,才有可能解决塑料垃圾带来的巨大污染挑战,生态困境或许才能得到改观。


政府:完善相关法规,合理布局产业,加大宣传力度,实行财政补贴

塑料垃圾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在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政府要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造成重大污染的塑制企业加大惩罚力度,实现“零容忍”查处,建立相关追究责任制度。这方面可以向欧洲学习,通过政府采取强制性的政策,对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处理进行补贴。以补贴吸引企业改进升级。


与此同时,适当限制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出台政策鼓励使用非一次性制品,对相关塑制创新企业进行奖励。塑料垃圾的存在绝非一朝一夕,而是本国国情长期使然。


近段时间以来,政府开展环保督查行动,其阵势不可不谓猛烈。在没有找到合理途径的情况下,政府应鼓励引导废塑料回收行业的发展,适当对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不可盲目“一刀切”。合理调整布局三大产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比重,控制第二产业发展才是重中之重。同时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建立明确的垃圾分类体系和回收制度,组建垃圾回收流动站,鼓励市民主动养成回收垃圾的生活习惯,传递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定期举办环保宣传周活动。政府作为第一主导因素,其主体作用如果不能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调整作用,将会形成行业顽疾甚至毒瘤。


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提高循环利用率

塑料垃圾从塑料处来,其归处最好是回到塑料上。再生塑料为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提供另一种可能和利用途径。塑制企业在生产塑料制品时,应防患于未然,建立再生回收制度,将产品进行回收利用。一方面既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又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风险。随着国家环保新政策的出台以及全国范围内的频繁督查巡视,其参与人数之多,处罚力度之大,检查范围之广,可以说前所未有。由此可以预测,在未来,政府的环保检查力度将会越来越大,之前不达标的污染企业将难有生存缝隙。面对环保风暴的逼近,企业只有主动加大技术投入,创新相关生产技术,提高产品循环利用率,才可能在新的市场环缝下占据一席之地。


居民:改变生活习惯,从点滴小事做起

塑料垃圾之所以形成“围城”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居民的随手乱扔乱弃等各种不文明行为。政府虽然出台政策,但依然屡禁不止。这方面可以参照日本模式,通过培养国民素质,从源头上做好垃圾分类。


对于塑料瓶、塑料袋等塑制产品,可以在便利店、社区、车站等公共场合投放自动垃圾回收机,鼓励公民养成将垃圾送到回收点的习惯。只有众多居民参入,才能解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塑料垃圾围城问题,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并由此形成全民环保意识,以此推动环保的切实落地。


从数量、流程、范围等各个方面来看,塑料垃圾回收显然是一个需要众力才能合成的“系统性大工程”,无论是三者中的哪一方缺失,都有可能撕开一个污染新“裂口”,造成环保督查的功亏一篑和崩溃式的塌方。环保的推进落实也因此充满艰巨性和挑战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环保成效的最终取得,只有靠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主动投入,才可能迎来下一个全行业的喷发和一个无污染的绿色清新未来。


关键词:塑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