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日油价大举走高提振,国际原油市场和全球主要产油国货币汇率自去年以来的一度弱化将重新开始联结。
随着地区政治风险持续发酵,中美贸易摩擦起伏的偶尔叠加等各种外部因素的“推波助澜”,国际油价近日一举冲破80美元大关,站在了2014年以来的最高价位,大力助推石油重返巅峰时期。与此同时,各国石油、金融等人士纷纷作出猜测。
法国巴黎银行外汇策略师称,油价高企将使得挪威克朗和加拿大元之间再度出现显著关联。该分析师认为,挪威克朗和加元的仓位状况与油价之间的关联度正在加强。在每桶80美元高位时,传统的石油货币对油价波动更敏感。
即使挪威财政收入受益于油价走高,但挪威克朗的涨幅迄今依然水波不惊。市场很有可能加大计入该国币值,而挪威克朗的滞后无疑符合市场对其后市将有巨大补涨空间的预期。
该分析师预计,加元对美元汇率短期将维持1.28附近的区间震荡,主要是北美自贸协定(NAFTA)谈判还存在其他可能。在她看来,美元与原油价格的负相关性正在减弱,正相关逐步加强,而市场行情也体现了这点。美元虽然出现自大幅反弹,但似乎仍无力阻止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强劲冲高。
在4月下旬油价突破75美元时,就有相关人士指出,油价上涨将会在全球内带来现金流与收入的复苏,从形势上逆转2014到2016年间的全球经济低迷趋势。
但在笔者看来,这治标不治本,全球经济的复苏之路可谓长途漫漫,各种不稳定因素环绕其中,多方角力错综复杂,绝非一朝一夕之间。
石油美元与美元前景简析
当美国宣布重启伊朗制裁后,很多专家认为在美国某种程度上是“开枪走火”伤自己,特别是石油美元。
欧盟明确表示,将反对特朗普政府对于伊朗的制裁令,并禁止欧盟地区的公司遵守美国对伊朗制裁的措施,同时不承认任何美国法庭强制执行的判决。
欧盟委员会主席更是直白地说:“我们还决定允许欧洲投资银行促进欧洲在伊朗的投资。委员会本身将与伊朗保持合作。”
除了欧盟的铁杆支持,伊朗本身也有“缓冲垫”——中国(全球第一大原油买家),以及另一个石油巨头俄罗斯。
上个月,伊朗政府与俄罗斯达成一项交易协议,以此在两国之间避免使用美元。在此之前,伊朗宣布禁止以美元结算进口交易,并将外储中的战略储备美元替换为欧元。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中方会继续与伊朗保持正常经贸往来,包括石油领域合作。话虽如此,但中国与伊朗在石油贸易领域的合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个不可忽视之处就是中国目前正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伊朗极有可能作为谈判的一大筹码以换取美方的退步。从媒体报道可知,中方已承诺将加大进口美国能源。
此前媒体报道,伊朗在面临目前压力的情况下希望中国买家继续保持对伊朗石油的进口总量,但没有获得中方的肯定回答。
中国毫无疑问是伊朗原油的头号买家,今年第一季度日均进口65.5万桶,相当于其原油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如果中国无法维持之前的水平,那么对伊朗将是致命一击。伊朗能否承受?
至于美元汇率前景,相关人士认为美元强势回归为时过早,理由如下:
一、全球经济虽然逐步复苏,但下半年美国经济可能会放缓速度,从而导致美元资产的相对回报预期下降;
二、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相对于欧元区国债、日本国债平坦化趋势更为明显,其中隐含的经济衰退风险也成为预测美元未来偏弱的原因;
三、市场对美国财政、出口赤字不退的普遍看涨,将严重影响美元汇率持续走高。
高油价的可持续性充满疑窦
国际原油市场的关键在于:伊朗原油出口将受到多大程度的限制,而美国、沙特等国家能否迅速填补这一缺口。
即使抛开这个外部因素,伊朗又是否能稳定原有产量、供应?这一问题值得关注讨论。因此高油价能否持续存在诸多疑云。
对于石油价格的未来走向,目前有两大截然不同的态度。
乐观派以能源咨询公司FGE董事长为代表,他在致投资者信中乐观估计油价能冲高到90美元甚至100美元,目前只是冲顶的前奏。
而反对声音则以英国石油(BP)行政总裁为代表,他认为油价冲破80美元大关后,将有大批美国页岩油进入市场,届时原油市场可能降温,油价将再衰不起。
从长远来看,一切定论都显得为时过早。毕竟市场千变万化,充满太多变数。石油能否持续硬挺,是王者归来还是昙花一现?就像一个巨大问号,等待市场检验拭目。
上一篇: 欧盟将禁止使用吸管、餐具等塑料制品
下一篇: 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长 美油承压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