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产业链价格传导下塑料价格仍有下行空间

产业链价格传导下塑料价格仍有下行空间

发布时间:2016-02-01 15:24:58
来源: 塑米城
分享到:

    2015年连塑与原油相关性密切,连塑跟随原油表现出筑底回升、震荡下行的态势。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供需矛盾难以缓解、成本端价格传导以及现货市场需求不振等因素是影响塑料价格的主要因素。


    从产业链角度看,全球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供求格局的深层次矛盾奠定了原油的弱势格局,而地缘政治及美指波动限制其下行空间,原油后期震荡偏弱概率较大,煤炭、甲醇等市场供需格局同样严峻,后期或维持弱势震荡格局;乙烯来年供给将逐步增加,阶段性检修成为其短期反弹因素。预期后期烯烃成本震荡下移,相比之下,油制烯烃利润或维持相对高位,也为厂家定价下调提供了空间。


    从供需层面看,虽然2015年油制烯烃企业安排大修,但煤制企业的扩能补充了此方面损失产能,整体供应仍是增加,PE产量创历史新高。;而2015年下游农膜、包装膜产量虽处于历史高位,但整体增速均小于2014年同期增幅,更小于2015年PE产量增幅,从数据方面分析,我们通过薄膜消费占比倒推PE需求,估算出2015年1-10月份PE总需求1282.67万吨,而PE总供给1946.79万吨,供需结余664.12万吨,远高于2014年同期供需结余370.24万吨。2016年将迎来煤制烯烃大量上线,预计新增产能约417万吨,而装置检修相对较少,而中国经济面临产能过剩的结构化调整困境,塑料制品增速仍将放缓。2016年供需矛盾依然严峻。


    总之,产业链成本端价格传导下塑料价格仍有下行空间,产能大量上线下供需矛盾依然严峻,塑料市场2016年趋势偏空为主,但复杂的地缘政治下的原油波动、农膜消费的季节性需求以及厂家挺价政策等或将提振短期反弹,但趋势难改弱势,价格反复性增强。塑料指数运行区间预估在6500-9500元/吨。从具体走势看,2016年一季度或维持震荡偏弱走势,二季度处于检修装置密集期,或有反弹;下半年重点关注国家宽松货币政策下的市场表现以及原油走势,如果原油重心持续下移,利空消化,后半年或有超跌反弹,PE波动性加大。此外,由于PE、PP有一定替代性,具体操作上可以考虑趋势强弱、品种强弱、合约强弱等因素制定相关交易策略。


    策略一:趋势策略——塑料主力合约


    根据塑料趋势偏空思路,策略以做空为主,在分析主逻辑成立的前提下,如果市场风险因素发生,如地缘政治、乙烯坚挺等,通过调整仓位、控制节奏等控制风险,在价格反弹至高位时,可择机逢高沽空,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适度加仓,直至行情主导因素变化,止盈离场或者分析逻辑不成立,止损离场。


    策略二:跨期套利——1605-1609正套


    对于L1605和L1609合约而言,目前相比现货贴水幅度较大,L1605贴水幅度为1000元/吨,相当于已经提前释放了1000元的“下跌预期”。如果现货因为原油反弹、需求旺季或者装置检修等因素导致跌幅较小,甚至相对坚挺,那么L1605价格将向上修复贴水很大。而L1609的变数较大,可以按照“去利润”的模式考虑反弹做空该合约。可关注近远月价差,在价差200-350区间,适当布局L1605-1609正套,即买入L1605合约卖出L1609合约。


    策略三:跨品种套利——买L卖PP


    PP、PE两者相关性很强,虽然L供需矛盾严峻,但对PP来说,2016同样面临产能大量投放,市场供需矛盾更加严峻,同时聚乙烯上游乙烯装置检修具有阶段性特征,在一定程度限制PE下行空间,而聚丙烯上游丙烯价格相对疲软,产能过剩状况持续;同时聚乙烯市场石化双雄寡头垄断格局依然存在,虽然煤制烯烃上线在一定程度有所稀释,但厂家挺价能力依然有效,而聚丙烯市场集中度不高,价格竞争相对市场化,所以在相同市场环境下,买L卖PP策略依然可行,可关注两者价差,在800-1000价差水平区间,结合市场基本面进行论证后,可逐步布局。


关键词:塑料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