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观察 >环保部对京津冀重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环保部对京津冀重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发布时间:2017-04-13 10:30:44
来源: 塑米城
分享到:


       2017年3月环保部发布和第一季度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及排名情况。这也是环保部首次单独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昨日在会上表示,2017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行动以来,大气污染恶化势头得到了一定遏制,各城市空气质量同比均有所好转。为继续巩固和扩大战果,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保护部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将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此次强化督查主要对7个方面进行督查,包括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情况,固定污染源环保设施运行及达标排放情况,“高架源”自动监测设施安装、联网及运行情况,“散乱污”企业排查、取缔情况,错峰生产企业停产、限产措施执行情况,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企业治理设施安装运行情况等。 


       “2+26”个城市均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城市间空气质量关联度较高,污染物相互传输,特别是通过高架源传输的污染物影响较大。今年两会期间,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曾介绍,在京津冀及传输通道上共有1239家、2370个高架源,经过高架源排放的污染物从河北几个小时就可以吹到北京。 


      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 ,其中包括“北京、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沧州、衡水、邯郸、邢台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聊城、德州、滨州、济宁、菏泽市,河南省郑州、新乡、鹤壁、安阳、焦作、濮阳、开封市 ”。


       大气治理面临如何将措施落到实处的最大难题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政府压力传导不畅,环境监管存在盲区,污染企业主动治理差,特别是企业存在对付与侥幸心理。陈部长不打招呼突击检查燕山石化发现问题就很好地验证了这点。目前大气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将治理措施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这次大规模督查是在日常督查的基础上加码一年,层层传导大气污染防治压力与动力,督政与督企并重,确保工作分工真正落地见效。持续一年的更大范围强化督查,相信会取得更佳更持久的督促效果。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改善整个区域空气质量 ,这“2+26”个城市均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污染程度高,大气治理任务重,城市间空气质量相互影响。单独发布该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及排名,目的就是推进这些地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从而改善整个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 


       清明假期过后京津冀重污染持续,包括北京在内超过14个城市启动重污染橙色预警。近日,由环保部部长、副部长带队,环保部7个机动督查组持续对京津冀及周边开展专项督查。4月4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带队来到燕山石化等单位,对北京房山区的重污染应急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督查。 


       环保部长亲自带队督查,彭应登表示,无论从2017年大气治理工作方案看,还是环保“十三五”规划看,今年的治理力度都前所未有,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特别是靠近北京的地区,散煤治理力度“超出想象”,可见环保部门已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对于治理措施是否落实,环保部是持质疑态度的。所以环保部在督查时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目的就是发现真实情况。 


关键词:环保部 京津冀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