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塑米城观点 >中国禁废令,是得还是失?

中国禁废令,是得还是失?

发布时间:2018-05-16 15:39:17
来源: 塑米城
分享到: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几十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垃圾进口国——许多国家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从它们对北京突然宣布从2018年开始停止进口24种可回收废品时所作出的反应就能看出来。专家表示,在禁令实施三个多月后,垃圾出口国仍在努力寻找能替代中国市场的办法。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4月16日报道,各国抛出了不同想法:欧盟表示正在考虑对塑料使用征税,英国打算将一些垃圾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美国则要求中国取消上述禁令。但专家指出,这些建议都不是长期并可以在垃圾管理方面建立一个新的全球秩序的解决办法。


报道称,美国、英国、欧盟和日本都将大部分垃圾出口到中国。咨询公司弗罗斯特-沙利文公司的大中华区总裁王昕表示,对这些垃圾出口国而言,“中国停止进口洋垃圾的禁令意味着它们处理垃圾的主要渠道减少了,这在短时间内给它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问题。短期内它们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这些废品出口大国仍在努力寻找出路。”


中国禁止进口24种可回收废品的举措被环保人士誉为全球绿色行动的一大胜利。他们说,中国的禁令不仅能减少本国的污染,还会迫使其他国家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垃圾。


去年12月,绿色和平组织东亚地区塑料问题活动人士在禁令生效前说:“这项规定将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冲击波,并迫使许多国家解决对垃圾‘眼不见心不烦’的态度。”他表示,北京的举动对全球各国来说敲响了“警钟”。


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禁废令的意义重大,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遏了全球环境污染的步伐,让西方国家重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显然利大于弊。


然而,与此同时,对中国国内的影响就不那么乐观。根据国内媒体报道,自从去年实施禁废令以来,系列连锁反应已经生成,有相当一批废料加工企业倒闭关停。以贵屿镇为例,该镇经过几十年发展,回收加工进口废弃塑料已经形成规模,从业人数众多。随着禁废令的实施,该镇百分之九十以上企业关停,大量人员失业,为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埋下不良因子。相关行业生产成本增高,利润空间缩小。以荣成纸业为例,虽然第一季合并营收112.77亿新台币(以下同),较2017年同期增长15.9%,但第一季合并税后净利2.67亿新台币、税后每股盈余0.24元,却较2017年同期大减72.4%。


无独有偶,根据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式的2018年第12批股废弃进口批文统计,废塑料进口总量共55462吨,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99.21%。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相关人员失业。相关企业、失业人员如何安排处理?这是当地政府目前面临的综合性难题。相关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必然会为社会带来更多困扰。


不可否定的是,从未来长远发展角度来看,禁废令的实施无论是对全球环境保护的推动,还是对未来我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警示借鉴,都具有巨大促进的积极意义。两者比较下来,禁废令的落实可谓“正逢良机”,适得其所,得大于失。


关键词:禁废令、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