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丙烯商业库存总量在85.66万吨,较上期上涨5.61万吨,环比上涨7.01%,生产企业总库存环比涨7.68%;样本贸易商库存环比涨8.09%,样本港口仓库库存环比跌2.08%。分品种库存来看,拉丝级库存环比涨12.90%;纤维级库存环比跌8.52%。
下周PP行情预测 下周来看,延长中煤双线60万吨/年计划重启,国能新疆45万吨/年装置计划检修,重启产能大于检修产能,聚丙烯检修损失量预计下降。综合来看,当下聚丙烯各原料来源利润尚可,企业生产积极性高涨,但夏季高温天气下不排除临停装置增多可能,预计下周聚丙烯平均产能利用率在78%附近运行。 聚丙烯市场篇 1.国内聚丙烯市场分析 本期聚丙烯现货价格弱势盘整,价格波动区间在7096-7126元/吨,周均价突破年内新低。需求淡季下商家出货难度较大,部分企业让利以促成交,现货重心被动下移。基本面,周内供应端无明显增量变化,但多套装置预期重启且宁波大榭90万吨/年装置预期投产使得未来供应压力较大。需求,前期库存低位给予工厂刚需补库空间,然需求未有实质性好转,聚丙烯基本面压力仍存。 2.国际聚丙烯市场价格分析 中国美金市场方面:本周亚洲聚丙烯市场价格下跌。CFR远东价格持稳、CFR东南亚价格较上周下跌5美元/吨、 CFR南亚价格较上周下跌15美元/吨。拉丝均价887美元/吨,较上周下降0.67%;共聚均价937美元/吨,较上周下降0.64%。中国方面,本周聚丙烯市场弱势盘整,低端价格重心下移。当下市场主要驱动不足,且未来供应预期增量充足,商家心态偏空,低端资源竞相竞价出售,使得低端重心下跌。海外递盘相对坚挺,美金市场周内持稳。东南亚方面,周内市场价格延续弱势,前期检修装置即将重启,加之进口市场中国低价资源充足,供应面压力持续释放,然终端需求仍显疲软,市场成交寡淡,价格持续向下。南亚方面,周内价格持续下跌,关税政策导致印度卢比持续贬值,叠加当地需求疲软,且中东货源基于库存压力增加南亚市场供应,故市场价格持续下跌。 聚丙烯供应篇 本周聚烯企业开工分析 本期聚丙烯平均产能利用率77.31%,环比上升0.37%;中石化产能利用率79.57%,环比下降0.16%。周内中科炼化于周尾故障停车,使得中石化产能利用率窄幅下降。国能宁煤、中沙天津等装置重启,使得聚丙烯平均产能利用率上升。 国内聚丙烯重要生产企业装置关停情况汇总 聚丙烯需求篇 本周聚丙烯下游企业开工分析 本周BOPP价格稳中下行。截至8月7日,华东厚光膜主流出厂价格在8400-8500元/吨,环比-50元/吨,跌幅0.59%。周内原油连续走跌,PP期货弱势整理,现货市场重心亦回调,石化出厂价格稳中调整,成本面助力减弱,膜企出厂价格稳中下行50元/吨,市场主流价格多延续稳价,下游整体询盘意向偏弱,因自身新单跟进有限,对于原料补货意向多不高,下游维持刚需小单跟进,贸易商方面存小幅让利,膜企及贸易商实单成交多存压。现阶段终端食品、服装等行业对于包装需求减弱,同时后期随着气温逐渐下降,装修等用BOPP薄膜需求意向下降,场内供应资源较稳定。短期膜价走势或稳中调整。
本期华东低温复合膜价格延续稳定,市场心态依旧谨慎。周内期货强势震荡,现货市场价格涨跌互现,宏观利好提振市场。CPP行业需求逐步回暖,下游包装、食品等领域备货周期启动,叠加部分前期延迟订单释放,膜企接单量稳步小涨。截至8月7日,低温复合膜华东主流价格在10550元/吨,较上周持平。
聚丙烯成本篇 本期煤制、外采丙烯制PP生产毛利呈现盈利状态,其他来源制PP生产毛利均呈现亏损状态。下期预测来看,原油市场美国对俄制裁可能引发新的供应风险,地缘局势不稳定性增强,叠加传统燃油旺季对油价的支撑延续,预计下周国际油价或上涨,预计油制PP利润下滑。动力煤市场来看,国内气温仍将较高,电厂日耗继续高位运行,电煤消费量也将维持高位,终端库存继续去化,下游化工、水泥等非电行业对原料煤基本以刚需采购为主,煤价预计稳中小幅波动,预计下周煤制PP利润窄幅下滑。 本周油制、外采丙烯制PP利润修复,煤制、甲醇制、PDH制PP利润下滑。成本端国际原油市场来看,OPEC+增产带来利空压力,地缘局势暂显缓和,且全球经济仍显疲软,本周国际油价下跌,油制PP利润上涨在-343.52元/吨。动力煤市场来看,近期频繁降雨,露天煤矿生产受抑,叠加煤矿核查政策抑制超产,加剧供应收紧预期,叠加需求端季节性反弹超预期,动力煤价格上涨,煤制PP利润下滑在519.29元/吨。 聚丙烯展望篇 供应端:检修企业恢复助推供应端增量。新增扩能短期空窗期,缓和市场供需压力。 需求端:部分文具及包装开工略有恢复,但主流下游制品企业面临订单缩量出口难压力,下游开工延续弱势趋势; 成本面:OPEC+9月延续增产预期但地缘局势不稳定性增强,国际油价存支撑。丙烷支撑犹存,助推PDH制成本支撑增强。预计下期聚丙烯主流偏下震荡为主,拉丝围绕7000-7150元/吨,市场破供需变量场外寻找新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