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行业 >湖北大学长三角创新中心开发出一种室温可自愈型聚氨酯材料

湖北大学长三角创新中心开发出一种室温可自愈型聚氨酯材料

发布时间:2025-09-04 09:27:39
来源: 湖大长合创新中心
分享到: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因为传统胶粘材料性能而遇到塑料零件摔裂损伤难以修复、医疗器械胶层老化、户外设备受损维护困难等问题。位于湖州市长合区的湖北大学长三角创新中心的科研人员经过上百个日日夜夜持续研发,研发出一种新型聚氨酯材料——室温可自愈型聚氨酯材料,其不仅具备“自愈”能力,还因为添加了特种抗菌材料可为智能装备、植入器械及极端环境防护提供了颠覆性解决方案!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胶粘剂从生产到废弃始终困于“资源消耗(90%原料依赖石油)-污染累积(微塑料/甲醛释放)-低效回收”的线性死循环的难题。

该新型聚氨酯材料核心技术在于“长软链段(柔性单元)”与“刚性环(硬质骨架)”的创新协同设计,这种协同设计成功地解决了自愈材料普遍存在的修复速度慢或机械性能差等行业难题,使得其能够在室温条件下出现裂纹或磨损时,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实现自修复。实验表明,该材料在产生划痕后,于室温下数小时内即可明显愈合,24h自愈效率高达80%-90%,愈合后力学性能可恢复至原水平的85%以上,完全可以满足多数实际应用需求。

材料自愈特性大幅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报废后仍可实现高效回收。实际应用案例中,采用该材料制作的工业零部件使用寿命延长2-3倍,循环再利用率达到70%=80%,彻底打破传统胶粘剂“一次性使用、难以回收”的困局。

贴近生活:三大应用场景

● 智能装备领域:该材料可用于高端智能穿戴及精密电子设备中,实验表明其自愈效率可达80%以上,能在复杂使用条件下快速自主修复微小损伤,有效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 植入医疗器械:在医疗植入物应用中表现优异,其自愈合特性结合抗菌成分,对常见病菌抗菌率超过90%,显著降低生物相容性风险,提升医疗安全与可靠性。

● 极端环境防护:尤其适用于户外设施、能源管道等严苛工业环境,在高温、高湿或腐蚀条件下,仍保持极高自愈效率与良好力学恢复能力,承重性能优异,大幅提升设施在恶劣工况中的耐久性。

湖北大学长三角创新中心研发的室温可自愈型聚氨酯材料不仅攻克了传统胶粘剂的多个痛点,更在安全性与环保性上实现双重突破,可实现环境友好型生产,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奉献科技力量!


关键词:聚氨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