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塑料 >PC工程塑料产能释放价格受压制

PC工程塑料产能释放价格受压制

发布时间:2015-09-16 14:07:57
来源: 塑米城
分享到:

                                   PC工程塑料是由双羟基化合物中之丙二酚(bisphenol-a)、碳酸盐化合物中之碳酸二苯酯(diphenylcarbonate)由酯交换法(熔融法)反应所聚合而成的聚碳酸酯树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和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PC工程塑料的三大应用领域是玻璃装配业、汽车工业和电子、电器工业,其次还有工业机械零件、光盘、包装、计算机等办公室设备、医疗及保健、薄膜、休闲和防护器材等。

         PC产能跳跃式发展 现有供需平衡被打破

         目前的汽车轻量化更给PC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内PC的消费量逐年递增,2014年表观消费量超过150万吨,自2010年以来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在8%左右。但国内产能远远满足不了旺盛的需求。据化工在线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国内共有4家生产商,生产能力接近50万吨/年,产量约30万吨。

         与消费的适度稳定增长不同,PC产能的增加是跳跃式的。今年宁波浙铁大风的10万吨/年聚碳酸酯(PC)项目和鲁西化工的6.5万吨/年PC项目相继建成,拉开PC产能快速增长的帷幕。PC现有的供需平衡被打破,价格高位坚挺的好日子或将一去不复返。也使国内PC厂家增加到6家,产能一下提高了30%以上。宁波浙铁大风装置4月1日已经全线达标达产,鲁西化工装置目前正在进行系统优化。此外,在国内外资本技术的推动下,目前一批合资、合作的PC项目正在国内密集开工,上海科思创、福建环球、烟台万华等多个项目将在近两年内投产。化工在线统计,到2017年国内产能将新增近100万吨/年,达到约170万吨/年,与消费量基本相当。

         汽车业寒冬 PC增长受影响

         新建装置陆续投产 PC价格或持续下行

          目前我国PC供应主要依赖进口,近年来净进口量基本在120万吨,2014年主要进口国(或地区)为韩国(21.9%)、中国台湾(17.6%)和泰国(12.3%),多为中低端料。这些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地理位置较近,且台湾地区、泰国出口至中国的PC享受零关税待遇。未来来看,国内新装置密集投产,国产料产量大增,与进口料的竞争将加剧,尤其是新投建装置缺乏成熟技术支撑,未来产低端料为主,与进口料中的低端料竞争将更为明显。2014年以前,受到原料及需求等因素影响,国内生产企业整体开工率不高,仅能维持五六成,而2015年以来,受原料低位运行而PC价格相对高位影响,利润良好,今年生产企业开工普遍高位,今年前7个月国内企业整体开工率在七成以上。未来,伴随新建装置陆续投产,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将逐步发生变化,今年的企业开工高位状况或难以再现。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浙铁大风项目投产前后,被国外化工巨头垄断、价格一向坚挺的PC市场,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波动。国内PC价格现已跌至16500元/吨的历史低位。但相对而言,从2014年至今,原料双酚A下跌了36.9%,而PC的跌幅仅有9.6%。近年来多套苯酚丙酮装置的建设投产使双酚A仍有下行空间,从这点看,PC还远没有跌到位。                             

关键词:PC工程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