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阻碍了部分聚丙烯产能的投产步伐,随着疫情的全面放开,中国聚丙烯投产热情不减,2024年中国聚丙烯新增扩能创下历史高位:485万吨/年。在产能扩张的同时,聚丙烯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设备与工艺的改进使得产品单耗降低的同时,产品性能的提升亦有目共睹。
一、聚丙烯投产高度集中 通用料价格被框定在低位
抛除宏观及相关行业政策因素,从中国聚丙烯量价关系来看,中国聚丙烯产能稳步增加,供应端的持续增量导致价格的持续走低,拉丝年度均价在2021年创下五年内新高后则呈现持续回落状态,2024年趋于平稳,拉丝年度均价在7552元/吨。从目前市场反馈情况来看,聚丙烯价格低位运行的现状或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一方面来自产能基数上升导致的产量增加,另一方面则来自于高流通产品的竞争压力下,市场竞争导致的价格竞争持续上演。
依托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之塑料原料优异的加工性能、耐腐蚀性能等影响,市场对塑料制品需求量不断提升,尤其部分塑编、包装膜、汽车家电、玩具及部分薄壁注塑等占比相对较高。通2024中国聚丙烯供应结构来看,中国聚丙烯产量占比中,拉丝占比在32.82%,稳居第一,其它依次为低熔共聚、均聚注塑等与高熔共聚等品类。其它领域占比相对较小,其中,透明聚丙烯占比在4.78%。
二、透明聚丙烯产量持续增长 但高端领域仍存瓶颈
随着国内技术的发展成熟与工艺的不断突破,聚丙烯生产成本得以持续优化,但激烈的竞争与原料端价格高企背景下,成本的窄幅削减已不能满足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终极目标,结构调整已经成为聚丙烯行业的主旋律,部分高端牌号应势而生。
聚丙烯高端品类在增加产品附加值、开辟供需新赛道的同时,更大程度上匹配了终端用户的生产工艺,其中不乏四代透明成核剂下的产品。尽管疫情后,受医用透明聚丙烯缩量影响,透明聚丙烯产量增速出现回落,但其产量依然成正增加态势,2024年透明聚丙烯产量达到177.39万吨。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新进入者与产品相对成熟的两油企业,但从产品结构来看,日用品对透明聚丙烯需求增速较慢与高供应形成鲜明对比,而医疗领域则受行业壁垒限制,对新产品的介入有较长的资质认证、产品试用周期,同时对产品在临床试用方面有较高要求。
透明聚丙烯下游需求领域中,家居日用领域占比稳居第一,其它为医疗领域。自2022年以后,医疗领域占比自高位回落,目前占比在20%,包装领域来看,透明聚丙烯因其透明性好,耐高温、及优良的抗冲性能,一方面能较好的展示商品,另一方面,可以对商品起到保护作用,其在食品、日用、及礼品、医药包装等包装领域占比呈现增长态势。
三、医用透明聚丙烯未来仍具增长潜力
医用透明聚丙烯主要应用在注射器、输液袋/瓶及采样管、及相关耗材及少量医药包装领域。其中,注射器领域占比最大,在70%左右,也是多数企业生产透明医用聚丙烯的入门产品,代表牌号如上海石化GM1600E、燕山石化K4912等。其次为输液袋/瓶类,人们医疗习惯的改变加剧了输液袋/瓶行业的进一步增长,另外,输液瓶材料的迭代更新,直立式输液作为新型输液袋,与传统输液袋相比,更利于携带,节省空间、易于使用,成为近年来医药领域中增长的主力军。此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采样管、采血管等需求也将出现正向增加。
国内医用透明聚丙烯产品持续丰富、产品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透明聚丙烯也将在医疗领域继续放量。需求方面,医疗透明聚丙烯虽然存在较高的行业壁垒,但随着成核剂品质的不断创新,国内透明医用聚丙烯品质将不断升级,终端工厂将从进口料转向国内市场,其进口依存度或将呈现下跌趋势,预计2029年,医用透明聚丙烯进口依存度将回落至10%以下。
下一篇: PVC供需失衡 震荡难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