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BS/PC合金的研发及其工业化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本体ABS含胶量低、相容性高、杂质少,适于制作ABS/PC合金,从而拓宽其在家电、电子、汽车领域的应用。
连续本体聚合(简称B工艺)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ABS塑料树脂生产工艺,其产能仅次于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工艺,约生产15%-20%的ABS产品。B工艺包括橡胶品种选择、溶解与过滤、预聚合、聚合、脱挥和造粒等工序。即将聚丁二烯橡胶溶于苯乙烯和丙烯腈混合单体,在少量溶剂存在下橡胶溶液被连续加入到多个串联的全混流或平推流反应器,在达到预定转化率后,被连续送到脱挥器,将未反应的单体和溶剂闪蒸、冷却回收循环利用,熔融的物料再经过造粒成为ABS树脂成品。
生产ABS树脂B工艺流程框图
连续本体工艺属于清洁生产工艺,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鼓励发展的ABS生产工艺,国内外很多厂家、院所都十分重视连续本体聚合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已涌现出美国Dow化学,日本三井化学(原日本MTC)、德国Lanxess(接手美国Monsanto技术)、中化国际等拥有成熟技术的生产商。
2006年高桥石化公司引进DOW化学技术,建设20万吨/年本体ABS装置,于2007年投产。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辽宁华锦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又引进DOW化学本体ABS技术,建设14万吨/年装置,于2010年11月投产。2007年镇江奇美公司购买中化集团中化国际新材料公司技术,建设年产10万吨装置,并于2009年11月投产,然销售不佳,该装置改做合金产品,2015年建设年产10万吨装置,预计2018年扩能10万吨装置。上海华谊聚合物有限公司采用自有多个串联全混型聚合反应器(CSTR)技术,2011年建成3.8万吨/年装置。张家港盛禧奥由以前的斯泰隆聚苯乙烯装置改为ABS装置。
上一篇: 煤制烯烃装置再度发力 西北或成高烯烃碳四“泛滥区”
下一篇: 透过宏观看2018年聚丙烯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