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球以来,吃货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代名词,能够被冠以“吃货”称号的,那可都得对吃有一定的考究才行。在“舌尖上的中国”的一片欢呼声下,舌尖上的安全也逐渐被抬上桌面。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明确今年起对省级政府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评议考核。近年来,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批示中、考察时多次督促要严把食品安全关,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要想充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就得追根溯源。“源”自何处?源自农田,源自海洋,源自包装,作为塑料机械行业人士,本文将从塑料的角度,着重探讨舌尖安全的防线。
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1月28日)
2016年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他指出,保障食品安全仍面临艰巨任务,要毫不懈怠,持续攻坚。各级政府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切实发挥食安委统一领导、综合协调作用,以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坚定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权威监管体系,落实最严格的全程监管制度,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农田关
且不谈餐桌,要保障舌尖安全,农田无疑是一大源头。而当下农田大都与农用薄膜牵扯不下,无可质疑的是,田间的“白色污染”正逐渐加剧,并且重回餐桌。随处可见的不可降解的废弃地膜极大地破坏了环境,对土壤、水源都造成了一定污染。农民对残膜的不合理的处理方法——焚烧、丢弃、直接翻入耕地等,更是加重了土地污染,不仅使农作物减产,直接降低其收入,而且也有害农作物的健康。
所以,要保障舌尖安全,正确有效地处理农田残膜是一大棘手问题。因此,要加大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并正确处理废弃薄膜,而非简单地填埋与焚烧,除了农民自身的力量,政府方面的强有力支撑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从科技角度来看,实现薄膜的可降解也势在必行。从意识到行动,每一步都是一道防线。只有严把农田关,舌尖安全才能少一道防线。
海洋关
既然涉及到了地里头种植的,自然也就离不开海里头生长的。之所以会联系到海洋食品,是因为近年来媒体对海洋塑料垃圾以及微塑料的大肆报道。
据悉,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已达300多万平方公里,超过了印度的国土面积,在太平洋上已形成了一个面积达70万平方公里以塑料为主的“海洋垃圾带”。海洋塑料垃圾让人触目惊心,不断危害着海洋生物,污染着海洋资源,最终又“回馈”给人类。
科学家研究称,每年被丢入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接近500万吨,其中一些塑料颗粒甚至已经污染到食用的海盐,不仅如此,海洋塑料垃圾在逐渐分解成微塑料之后,又被鱼类、贝类所吞食,并最终重回餐桌,进入人类的食道。
因此,为了堵住这“死亡陷阱”,我们必须“防”“治”双管齐下,严加监测海洋垃圾,加大力度清理海洋垃圾,加强海洋垃圾倾倒罚款,这样才能够把好海洋关,做好海洋源头上的舌尖安全问题。
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李克强总理(2015年6月11日)
2015年6月11日,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要以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制度,完善监管体系,全面落实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责任。以基层为主战场加强监管执法力量和能力建设,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塑料包装大关
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范围比较广泛,笔者仅从食品包装这一块进行阐释。众所周知,我国食品大多采用塑料袋包装,甚至价格不菲的航空食品也不例外,作为与食品直接接触的物品,塑料袋包装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国塑料包装行业还处于企业规模多而小、水平参差不齐的阶段,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大量采用非正规生产厂家制造的廉价塑料包装材料,这些材料中包含的有害物质一旦遇热或者遇到油脂就容易释放出来,对人体造成伤害。
曾经轰动一时的某品牌粽子发霉事件,就是因为采用了透气性不好的塑料包装所致。而每年我国质监局对食品用塑料包装产品质量进行的专项监督抽查中,也爆出不少不合格的塑料包装企业。由此可见,塑料包装是舌尖安全的一道大关。
在这道关卡的整治上,一方面,需要企业的科技攻关与其本身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严格把关,必须做好质量监督与惩处。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政府必须要让那些违反公平竞争的行为受到惩处。尤其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企业,要让不法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
笔者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的骄傲,而想要守护这份骄傲,就必须做好“舌尖上的安全”,从农田到海洋到包装,严把每一道关卡,守住每一道防线,才能够切实保障大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才能够扞卫“舌尖上的安全”,让“舌尖上的中国”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