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2025年上半年聚乙烯供需同增

2025年上半年聚乙烯供需同增

发布时间:2025-07-09 09:58:18
来源: 塑米城
分享到:

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乙烯市场呈现出供应端多元化竞争与量价竞争交织、需求增幅不及供应、行业利润恢复有限。

一、供应端多元化背景下的量价竞争

2025年1-6月,聚乙烯产量达到1600万吨以上,同比上升17.04%,累计2024年下半年330万吨新产能,以及2025年上半年万华化学、内蒙宝丰、埃克森美孚惠州等项目,产能基数扩大,上半年产能利用率同比仅增长1.84%。

image.png

从不同工艺产能对比来看,油制聚乙烯的产能以63.93%的比例稳居榜首,形成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主导的沿海产业集群,而煤制聚乙烯因内蒙宝丰多套全密度装置投产占比提升1.39%,国能集团、宝丰集团等企业形成西北、华北供应带,因此国内聚乙烯资源依旧由北向南、由西向东流通。轻烃制聚乙烯多集中于华北、华东地区,2025年产能达到560万吨/年,占比始终在14%以上,然而国内液化乙烷原料自给率不足5%,因此较容易受到外围贸易环境变动影响,这也是未来三年轻烃制聚乙烯产能增长放慢的原因之一。主要工艺类型企业的产能占比也反应出国内多元化竞争的格局,而新投聚乙烯装置也多为炼化一体化下游产业链的延伸。产能多在30万吨以上,据统计,现有聚乙烯企业日度产量升至8.5万吨以上,因此装置开停车对局部地区的影响扩大,资源量较充裕的传统线型薄膜料、低压薄膜料、管材料等通用料价格普遍偏低运行。至7月7日,华东地区主流线型薄膜价格在7250-7450元/吨,同比低1250元/吨左右。

二、需求增幅弱于供应 一定体量的流通量或使得出口更为紧迫

2025年1-6月聚乙烯消费量同比增长13.7%,在2260.11万吨。主要驱动因素一方面是包装、农业薄膜及消费品等下游需求回升,另一方面是供应端数量的提升,国内资源消化以及出口增量带动。

 

2025年1-6月聚乙烯消费量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增长率在13.7%。

从消费趋势来看,在3-4月出现峰值,农业种植行业带动农膜需求抬升,管材行业消费传统旺季,多重终端消费利好拉动聚乙烯市场需求。从影响消费的供应与出口方面来看,上半年裕龙石化全密度持续放量,万华化学LDPE、内蒙宝丰全密度以及埃克森美孚(惠州)LLDPE等项目投产,有效弥补部分进口缺口,国内资源的增量也使得阶段时间低价竞争激烈,企业为缓解竞争压力,积极寻求出口机会,上半年出口量同比上升9%。4-6月份市场受到关税问题反复的影响,国家出台一揽子金融政策刺激消费,这对聚乙烯带来积极促进作用,部分原本集中于国内的竞争开始向国外转移,此时国内需求呈现回升态势。然而进入5月下旬后市场淡季特征显现,7月前的订单陆续交付抑制刚需,2季度消费呈现逐步下滑态势。预期来看,7月传统消费淡季,工厂订单偏少,采购积极性较低,是全年消费低谷。不过,受到9-10月份旺季消费提前采购周期以及降本增效的背景,与往年相比,7月后下游制品企业开工率将逐步回升,9月旺季下游开工率将达到43.4%,市场补库情绪将持续好转,消费量稳步递增。

三、体量竞争背景下,利润水平普遍不高

中国聚乙烯33.83%的进口依存度仍给予国内投产信心,在量价竞争的背景下,为保持一定利润空间,成本控制是企业现阶段发展趋势。以华北企业为例,万华化学停产改造100万吨/年乙烯装置,是短期阵痛换取长期发展的典型,原料从丙烷切换为乙烷,成本或可降1200元/吨,为解决乙烷进口不确定性,更联手科威特石油锁定资源,布局氢能、光伏EVA等高端产业链。

根据不同工艺成本测算的利润值来看,2025年上半年聚乙烯油制平均利润-105元/吨,同比增加454元/吨;煤制平均利润1491元/吨,同比增加303元/吨;轻烃制平均利润798元/吨,同比减少483元/吨。传统煤制线型利润可观,其次是轻烃制聚乙烯,在远离煤矿资源的沿海地区,乙烷、丙烷等轻烃原料成为聚乙烯生产企业获得更高利润的首选,然而今年受到主要乙烷出口国美国方面影响,乙烷供应与价格接出现阶段性大波动,聚乙烯价格下滑的情况下,成本上升带来利润的下降。

四、三季度聚乙烯价格自底部持续小涨

综上,供应端看,3季度聚乙烯产量、产能利用率与往年同趋势抬升,结合新投装置增量预期,8月中旬阶段聚乙烯日产量大概在9万吨以上。相对应的国内价格偏弱运行,中长期进口量预计环比下降19%,受9月份传统消费旺季影响,同一时间的进口预期略增,但较同期低19%,进口与新增不确定性给予市场支撑,旺季消费环境将助推行情,叠加原油消费在7月至8月中旬迎来最强劲时段,对油价的支撑延续,油制聚乙烯成本端偏强支撑,多重利好削弱供需矛盾。预计2025年3季度线型聚乙烯价格先跌后涨,区间值在7350-8100元/吨。


关键词:聚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