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PVC现货市场表现要相较于年初预期相对乐观,在新投产增量下,PVC现货市场受益于黑色系共振加之宏观政策面频出,市场资金情绪高涨,拉动PVC现货价格,且电石价格同比走低,予以成本让利,PVC生产企业利润空间增长。以下就近两年PVC市场变量关注点进行一一解析。
一、2024年VS2025年PVC产业链价格变量
2024年乌海地区电石贸易主流价格2700元/吨,常州地区有SG-5主流价格5502元/吨。2025年截止7月30日电石乌海贸易主流出厂价格在2473元/吨,下跌227元/吨,跌幅下跌8.4%。而PVC常州地区SG-5执行4858元/吨,相比下跌644元/吨,幅度下跌11.71%。2025年供应端增量,出口临时反倾销税造成出口动力减弱,另内需下游订单量不足,接货意愿降低,常规拿货节奏放缓,以致于市场价格弱势下行。
二、供应端的变量
2020-2024年中国PVC产能增速放缓,截至2024年底,总产能达到275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3%。我国PVC经历了淘汰落后产能、供给侧改革及行业自我的优胜劣汰调整,随着能源双控、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的持续影响,电石成为国家重点管控的产品,电石供应紧缺下将限制电石法PVC 的扩能,自2022年电石法PVC产能呈现缩减状态,而随着中国乙烯工业的快速扩展,乙烯商品量的增加,乙烯法PVC生产将会更有经济性且更有发展前景,乙烯法产能增速将快于电石法,2025年现已投产170万,其中乙烯法占据82.35%。
三、下游消费端(市场活跃度下降)
PVC下游约80%需求与房地产行业关联,但2025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等关键指标持续低迷,导致管材、型材等硬制品需求不振。尽管国内出台房地产利好政策,二手房市场局部回暖,但政策尚未有效传导至PVC终端,新开工数据仍无改善迹象。房企资金链紧张进一步削弱工程订单,部分头部房企交付量锐减加剧需求收缩。医疗用品、包装材料等需求相对稳定,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用PVC膜需求增长约25%,但短期内无法抵消房地产需求下滑缺口。
印度作为中国PVC最大出口目的地,反倾销税以及BIS认证阶段性发酵,导致出口不确定性增加。虽然一季度在认证窗口期出口签单放量,但后续持续性承压
上一篇: 宏观利好加持下,聚乙烯淡季价格的韧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