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供需格局演变,CPE行业再次进入扩能期

供需格局演变,CPE行业再次进入扩能期

发布时间:2024-05-23 10:29:43
来源: 塑米城
分享到:

CPE作为抗冲改性剂的一种,分为塑改型A料)、橡胶型B料)、高拉伸强度(C料)。塑改型以其较高的性价比在国内抗冲改性剂市场稳居第一,前期的高利润空间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自从2010年起,CPE行业扩产迅速,截至目前,国内CPE塑改型(A料)的供应情况已处于过剩的状态。近年来,考虑到A料后期发展空间有限,部分CPE厂家已将发展重点转向橡胶型(B料)CPVC等方面;在企业转型的同时,CPE行业自2023年开始再次进入了扩能期。

1、CPE产能分布由分散向集中演变

据隆众统计,截止2023年国内CPE总产能165万吨/年。由于CPE厂家的产能较小,在国内企业的分布相对零散。2010到2015年之间,由于供应产能的快速增长,导致企业产能过剩,加上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需求下滑,部分较小的企业装置关停。

由于山东地区是液氯资源较为集中华北地区CPE企业总产能在全国占比中最大57.73%而华东地区以杭州科利为代表,区域占比14.53%;其中,华南地区2023年投产装置较多,如广西锦华、广西柳化;产能占比上升至11.68%。2024年来看,扩能计划仍在进行,区域占比将继续演变。

2、CPE利润走势“潜入水底”

由于下游PVC行业需求的持续疲软,CPE的A料135A等牌号需求订单下滑,导致厂家压价明显。加上2022年开始,原料端价格高位,难有让利空间,CPE企业利润压缩明显,而在长期亏损的状态下,市场部分企业装置停车,开工负荷较低,由此引发的优胜略汰的情况较为普遍。截止2024年5月,CPE的135A利润处于负值范围。

3、下游需求新机遇,B料“乘风而上”

CPE的下游应用领域来看,由于A料过剩的问题,促使企业创新及研发,不断拓展应用领域。运用场景除了A料传统的PVC型材、板材、鞋料等领域外,B料在政策的促进下,电线电缆等领域的消费量也在提升,近年来新能源领域崛起,氯化聚乙烯电缆还应用在风能发电、光伏发电、海上发电等新兴领域。这些新兴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更高,为氯化聚乙烯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

2021年的下游占比来看,A料占比在72.73%,B料占比在19.50%。截止2023年,A料占比下降至60.52%,B料上升到了30.90%。从未来2025年来看,两者占比将逐渐接近。

4、总结

CPE企业的再次扩能,首先前期扩能计划的推迟也是一部分的因素;而CPE的企业的作为原料端液氯和聚乙烯专用料,以及下游产品的“夹心”部分,话语权相对比较弱,因此,液氯产线的一体的装置投放也是未来CPE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关键词:CPE